在日本工作的魅力是什麼?最新的就業機會與背景
近年來,由於少子化和高齡化導致勞動人口減少,日本的勞動市場面臨挑戰,許多產業出現嚴重的人手不足。為應對此狀況並維持經濟社會的活力,日本政府正積極推動接納來自海外的人才。
特別是,在地理和經濟上關係密切的東南亞和南亞國家(SEA/SA國家)的人才,在日本勞動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從統計數據來看,來自這些地區的人數呈現增加趨勢,並且在特定的在留資格制度中,例如後述的「特定技能」及「技能實習」(未來預計轉型為「育成就勞」),已成為核心存在。日本政府正透過與這些國家簽訂雙邊合作備忘錄(MOC)等方式,推動建立順暢且適當的人才接納與保護框架。
這樣的背景不僅顯示了日本經濟社會結構的變化,同時也意味著對於希望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士,特別是來自SEA/SA國家的人而言,多元化的就業機會正在擴大。然而,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機會,必須獲得關於日本複雜的在留資格制度、勞動市場動向以及生活環境的準確資訊。
本文旨在為希望在日本工作的人士,特別是來自SEA/SA國家的各位,全面解說在日本工作的具體途徑。內容將提供主要的在留資格種類及其詳細要求、申請流程、有效的求職方法,乃至於日本的勞動法規、社會保險與稅金制度、生活費估算等,這些都是在日本生活與工作不可或缺的實用資訊。本文希望能成為您在日本實現職業生涯的可靠指南。
在日本工作的第一步:了解工作簽證制度
外國人士要在日本工作,原則上必須取得與其活動內容相符的「在留資格」(通常也稱為簽證)。每種在留資格都有嚴格規定的活動範圍,原則上不允許從事超出該範圍的活動,特別是就業活動。
與就業相關的在留資格種類繁多,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:
1. 專業人士簽證(技術・人文知識・國際業務等)
主要是要求大學畢業以上學歷或專業實務經驗者。
2. 特定領域・技能簽證(特定技能・技能實習等)
此為在日本國內人手嚴重不足的特定產業領域就業,或從事需要熟練技能的業務所需的資格。通常需要通過技能考試和日語能力考試。
3. 無就業限制簽證(永住者・日本人配偶等)
持有這些在留資格者,一般沒有就業活動的限制。
本文將主要聚焦於前兩類,即以在日本工作為目的而取得的在留資格進行解說。
另一方面,「短期滯在」(觀光目的等)或「留學」等在留資格,原則上不允許工作。但留學生的情況下,若取得「資格外活動許可」,則可從事每週28小時以內的打工。
對於來自SEA/SA國家的人士而言,了解與自身關聯性較高的主要就業相關在留資格概要,是尋找適合自己職涯道路的第一步。
主要工作簽證徹底解說:哪種資格適合您?
在此,我們將深入探討與SEA/SA國家人士關聯性較高的主要就業相關在留資格的詳細內容。
技術・人文知識・國際業務(技人國)簽證
此為針對活用在大學等習得的專業知識或過往職務經驗,從事專業業務的人士的代表性工作簽證。
對象人士・工作內容
主要對象為大學畢業生、日本專門學校畢業生,或擁有多年相關實務經驗者。工程師、IT技術人員、行銷人員、會計、翻譯・口譯、語言指導、設計師、海外業務擔當等專業職位皆屬此類。工廠的單純作業等不在此範圍內。
必要條件(學歷・職歷・報酬等)
要求相關領域的學歷(大學畢業等)或實務經驗(技術・人文知識10年以上,國際業務3年以上)、與日本企業簽訂穩定的僱用契約、學歷・職歷與職務內容有明確的關聯性、報酬與日本人同等或以上等。
申請流程
從海外申請:先申請並取得「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(COE)」,然後在自己國家申請簽證。在日本國內申請:進行「在留資格變更許可申請」。審查所需時間如後所述,僅為參考,可能變動。
注意事項・要點
證明學歷・職歷與職務內容的「關聯性」最為重要。從事許可範圍外的副業需要另外取得「資格外活動許可」。可以轉換工作,但轉換後仍需滿足要求,並需提交「所屬機關相關申報」。
特定技能簽證(1號・2號)
為在日本國內人手嚴重不足的特定產業領域工作,於2019年新設立的在留資格。
對象工作(16個領域)
目前對象包括:照護、大樓清潔、素形材・產業機械・電氣電子資訊相關製造業、建設、造船・船舶用工業、汽車整備、航空、住宿、農業、漁業、食品飲料製造業、餐飲業、運輸業、鐵道業、林業、木材產業等16個領域(截至2024年9月)。
要求技能・日語水平(1號)
需要通過各領域指定的技能考試和日語能力考試(相當於JLPT N4或JFT-Basic)(照護領域有追加考試。良好完成技能實習2號者可能免除)。
要求技能・日語水平(2號)
要求比1號更高的技能(熟練技能),透過考試等方式確認。現場領班等實務經驗也可能被考量。關於日語能力,原則上不需要透過考試等方式確認,但詳細情況可能因領域而異,務必確認各領域最新的運用要領。
1號與2號的主要差異(期間・家屬隨同等)
1號在留期間合計最長5年,不可攜帶家屬。2號在留期間更新無上限,滿足條件者可攜帶家屬(配偶・子女)。2號目前適用於11個領域,並開啟了申請永住權的途徑。
申請流程與雙邊合作備忘錄(MOC)
主要途徑是從海外申請COE,或在日本國內變更資格。日本與許多SEA/SA國家簽有雙邊合作備忘錄(MOC),除了日本的手續外,有時還必須遵守派遣國的手續(例如:越南的推薦者名單、菲律賓的海外僱用許可證(OEC)等)。
最新動向:持續增加的特定技能
特定技能在留者人數急速增加(例如:截至2024年5月底約24.5萬人)。此數字隨時變動,最新資訊請確認入國在留管理廳的公告。其中來自越南、印尼、菲律賓的人數眾多,活躍於食品飲料製造、工業產品製造、照護等領域。
技能實習制度與新制度「育成就勞」
曾是日本接納海外人才重要支柱的技能實習制度,目前正處於重大變革期。
技能實習制度是什麼?(現行)
官方目的是透過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技能以貢獻國際社會,但實際上也帶有確保人手不足領域勞動力的面向。最多可滯留5年,但原則上不允許轉換工作等問題一直存在。
向「育成就勞」轉型:有什麼變化?
技能實習制度將被廢除,新設立「育成就勞」制度(修正法案已於2024年6月公布,預計於公布後3年內(至2027年)施行)。此制度明確以「人才培育」與「確保人才」為目的,目標是在約3年內培育達到特定技能1號水平的人才。重大變更點是,在滿足一定條件(例如:在同一機構工作1-2年、技能・日語能力、轉職處的適格性等)的情況下,將允許依本人意願轉換工作(轉籍)。
新制度帶來的影響
育成就勞制度有望提供更體系化的培育、更公正的勞動環境、以及更明確的轉向特定技能的職涯路徑。對勞動者而言,期待能擴大職涯選擇的範圍。
高度專門職簽證(1號・2號)
此為針對擁有卓越能力、能對日本學術研究或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海外人才的優遇制度。
積分制是什麼?解說機制
將學歷、職歷、年收入、年齡、研究實績、資格、日語能力等項目化為積分,合計70分以上即可認定。根據活動內容分為三種類型(a, b, c)。
主要優點:通往永住權的捷徑等
最大的優點是大幅放寬永住許可的要求(70分以上者,所需居留年限從10年縮短為3年;80分以上者縮短為1年)。其他還有:允許從事複合性活動、在留期間為5年(1號)或無期限(2號)、配偶就業條件放寬、特定條件下允許攜帶父母或家事傭人(例如:家庭年收入、育兒需求等)、以及優先處理入國・在留審查手續等。
1號與2號的差異
以高度專門職1號身分活動3年以上者,可轉換為2號。2號的在留期間為無期限,活動限制也大幅放寬。
申請流程與注意事項
除了一般的申請文件外,還需要積分計算表及證明文件。達到積分門檻難度較高,但較高的日語能力(例如:N1為15分)是有利的。
其他就業相關簽證(企業內部調動・經營管理・技能)
- 企業內部調動: 適用於從海外總公司等調動至日本相關公司的人員。
- 經營・管理: 適用於在日本創業・經營或擔任管理職的人員。
- 技能: 適用於擁有特定熟練技能的人員,如外國料理廚師、體育指導員等。
如何進行簽證申請?步驟解說
解說為在日本工作而取得簽證(在留資格)的流程。
從海外申請:從取得COE(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)開始
此為從海外以工作目的來日本的標準流程。
步驟1:申請並取得COE(在日本國內)
首先,由日本的接收企業等代理,向地方出入國在留管理局申請「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(COE)」。經審查核發COE後,將正本寄送給申請人本人。
步驟2:申請並取得簽證(在自己國家)
申請人持COE正本等文件,向自己國家的日本大使館或領事館申請簽證。簽證核發後,需在COE發行日起3個月內前往日本,並在入境時領取在留卡。
從日本國內申請:在留資格變更手續
此為已持有「留學」等在留資格在日本的人士,因就職等原因變更為工作簽證的手續。需在目前在留資格期限到期前,備齊必要文件,向地方出入國在留管理局提出「在留資格變更許可申請」。
簽證申請的注意事項與要點
- 期間: COE申請一般估計需1-3個月,變更申請約需2週至2個月,但這只是參考。處理時間會根據申請內容、申請時期(例如:2月至5月等繁忙期易延遲)、在留資格種類(例如:經營・管理或特定技能往往較長)、個人狀況等因素而有很大變動。務必預留充裕的時間進行申請。
- 文件: 正確性與完整性至關重要。文件不齊會導致延遲或不被許可。外國語言文件需要附日文翻譯。
- 專家: 若情況複雜或希望提高獲批的確定性,諮詢律師或行政書士等專家是有效的選擇。
在日本如何找工作:有效的方法與資源
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是在日本工作的關鍵。
求職網站・人力仲介公司的活用術
善用線上服務。
一般求職網站
雖然可以在大型求職網站(例如:Indeed)上尋找,但專業網站可能更有效率。
針對希望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士的專業網站
如NINJA, Daijob.com, GaijinPot Jobs, WORK JAPAN, YOLO JAPAN等專門從事外國人才招聘的網站,通常可以根據簽證狀態和語言水平進行搜索,非常方便。
利用人力仲介公司(Agent)
可以獲得未公開職位的介紹、選考過程的輔導以及簽證協助等。有許多專門從事外國人才介紹的仲介公司(例如:Mynavi Global, GOWELL等)。求職者通常無需付費。
活用公共支援:利用Hello Work等
也可利用日本的公共就業支援機構。
Hello Work的利用方法
可在全國的Hello Work辦公室獲得職業諮詢與介紹。部分辦公室設有配備翻譯人員的「外國人僱用服務窗口」。
外國人僱用服務中心是什麼?
設於主要城市(東京、名古屋、大阪、福岡),為專業人士和留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就業支援(諮詢、指導、面試會等)。
針對留學生的就業支援
外國人僱用服務中心及大學的職涯中心會提供實習介紹和就業指導。
結合多個資訊來源,並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,效果最佳。
了解今日日本:勞動市場的最新動向與數據
掌握日本不斷變化的情況。
日本的現狀:來自海外的勞動者數據
在留外國人數與外國勞動者人數均呈現增加趨勢,並持續創下歷史新高(例如:截至2024年底在留外國人數約377萬人,截至2024年10月底外國勞動者人數約230萬人)。這些數字隨時變動,務必確認入國在留管理廳及厚生勞動省發布的最新資訊。按國籍區分,來自越南、中國、菲律賓的人數眾多,特別是在特定技能及技能實習(育成就勞)領域,來自越南、印尼、菲律賓等SEA/SA國家的勞動者急速增加。
需要了解的國家政策趨勢
- 特定技能: 對象領域(擴大至16個)及2號對象領域(擴大至11個)的擴大,拓展了長期就業的途徑。
- 育成就勞: 取代技能實習的新制度。以人才培育與確保人才為目的,預計將更容易轉換至特定技能身份並允許轉換工作。
- 高度人才: 透過高度專門職制度等,持續積極吸引具有高度專業性的人才。
- 適正僱用: 加強打擊非法就業、雇主的確認義務、以及供應鏈中的人權關注等,合規性要求日益強化。
機會在哪裡?人手不足的行業
資訊服務・IT、建設、運輸・倉儲、醫療・福祉(特別是照護)、住宿・餐飲服務、製造、批發・零售等行業人手嚴重不足。這些領域與特定技能及育成就勞的對象領域重疊,因此被認為有較多的就業機會。
為了安心・安全的日本生活:應了解的規則與資訊
在日本工作與生活時應了解的基本規則與資訊。
您的權利:了解日本的勞動法
日本的勞動法(如勞動基準法等)適用於所有在日本工作的人,不分國籍。禁止以國籍為由進行歧視。
勞動基準法的基本內容(勞動時間・工資・休假等)
- 勞動時間: 原則上每日8小時・每週40小時。加班需要勞資協議並支付加班費。
- 休息: 確保法律規定的休息時間。
- 休假: 每週至少休息1天。
- 工資: 需高於最低工資標準,原則上每月至少支付一次,以現金全額直接支付。同工同酬。
- 有薪休假: 根據工作年資享有相應的有薪休假權利。
- 解僱: 不得無故解僱。有解僱預告等規定。
這些是基本規則;務必仔細確認您的僱用契約內容。
您的義務:社會保險・年金・稅金的機制
在日本工作,會產生加入社會保險和繳納稅金的義務。
社會保險(健康保險・厚生年金保險)
滿足一定條件(工作時間・期間等)時,有加入的義務。可減輕生病、受傷時的醫療費負擔,或將來可領取年金。也可為撫養家屬投保。40歲以上者還需繳納介護保險費。 離開日本時,若符合條件,如國民年金或厚生年金保險的繳納期間達6個月以上,且未滿足領取年金的資格期間(原則10年)等,可在離開日本後2年內申請領取「退出一時金(Lump-sum Withdrawal Payment)」。
退出一時金的注意事項
- 計算一時金的保險費繳納期間上限最多為5年(60個月)。
- 領取一時金後,該期間的年金加入記錄將不再計入未來的年金領取資格。
雇用保險
失業時可領取給付的保險。有一定的加入條件。
勞災保險(工作中受傷等)
針對工作中或通勤途中受傷、生病等的保險。只要受僱,原則上全員適用。
稅金(所得稅・住民稅)
- 所得稅: 對一年所得課徵的國稅。通常從薪資中預扣(源泉徴収),並透過年底調整等方式結算。
- 住民稅: 對該年1月1日當下在日本國內有住址者,根據其前一年(1月至12月)的所得課徵的地方稅(都道府縣民稅・市町村民稅)。合計稅率約為10%。即使年中離開日本,若1月1日居住在日本,仍可能需繳納前一年所得的住民稅。離開前需要辦理指定納稅管理人等手續。若未繳納,可能影響未來的在留資格申請等。
居住形態及與母國的租稅條約可能影響處理方式。
日本的生活:令人在意的生活費估算
房租因地區差異極大(都市地區高,地方較低)。房租以外的伙食費、水電瓦斯費、通訊費等,每月5萬至10萬日圓可作為一個參考基準,但這僅為示例。實際金額會因居住地區和個人生活方式而有很大差異,請作為參考資訊看待。
遇到困難時的支援體制
在日本生活中遇到困難時,有可以諮詢的地方。
可諮詢的窗口(行政・NPO等)
入國在留管理廳的「外國人在留綜合資訊中心」及「外國人在留支援中心(FRESC)」、您居住的自治體的諮詢窗口、支援NPO等,都提供多語言的生活諮詢服務。
日語學習的提示與資源
線上教材(如文化廳的「つながるひろがる にほんごでのくらし」等)及地區性的日語教室等學習資源豐富。日語能力極為重要。
法律相關的諮詢對象
可利用法テラス(日本司法支援中心)、律師公會、自治體的法律諮詢等。
總結:在日本成功發展職涯的建議
最後,總結在日本成功就業的要點。
適合您的就業途徑是?(再次確認)
- 大學・專門學校畢業、專業職務經驗者: 「技術・人文知識・國際業務」或「高度專門職」。
- 擁有特定領域技能・經驗者: 「特定技能」或「技能」。
- 希望在日本學習技術、提升自我者: 未來的「育成就勞」。
給SEA/SA國家人士的建議
根據自身的學歷、職歷、技能、目標選擇最適合的簽證。特別是特定技能及育成就勞(舊技能實習),常需注意與母國的MOC手續要求。
大學・專門學校等畢業者
以「技術・人文知識・國際業務」為基本。強調專業性與工作內容的關聯性。若條件符合,也可考慮「高度專門職」。
擁有特定技能・經驗者
「特定技能」是主要選項。從對象領域中選擇,並準備技能・日語考試。MOC對象國人士請勿忘記自己國家的手續。
希望在日本學習技術・提升自我者
關注未來的「育成就勞」制度。目標是在約3年內達到特定技能1號水平,之後可轉換為特定技能的職涯路徑。
成功的共通提示
- 日語能力: 最為重要。持續學習。
- 資訊收集: 從可靠來源(官方網站等)獲取準確、最新的資訊。
- 計畫性: 簽證申請、赴日準備、資金計畫需預留充裕時間。
- 權利與義務: 維護自身權利,並履行義務(納稅、加入社會保險等)。
日本的許多產業都在尋求有熱忱的人才。透過適當的準備與行動,請務必在日本實現您的職涯。希望本文能對您有所助益。